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老外眼中的中國生鮮電商:“信任危機”是最大障礙

   日期:2015-02-03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21    評論:0    

  2015年1月30日,由世批聯亞太地區工作組和全國城市農貿聯合會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亞太批發市場大會在北京召開。其中,以“國際農業品貿易合作”為主題的圓桌會議是會議議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來自新西蘭、智利、冰島等國使館的農業代表以及其他國際農產品從業者均參與了此次會議。作為一種特別的會議形式,圓桌會議無席次之分,保證了所有參會者無論職位高低、國別大小都有平等發言機會。會上,各國代表的發言集中在電商平臺、追溯系統和農產品進出口利弊三個方面。中國水果門戶記者得以全程參會,為大家從現場帶來詳實的報道。

  世界各國農業代表紛紛質疑電商模式

  會議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各國代表對農產品電商提出的種種質疑聲。雖然國內電商平臺發展得如火如荼,但不少國際農產品貿易從業者似乎都對電商持保留甚至批評的態度。

  與會的新西蘭駐華使館的農業參贊羅杰·史密斯(Roger Smith)認為,傳統模式的跨境貿易主要是一種B2B(企業對企業)的形式。以水果為例,這種交易的重要前提是由海關設立的一系列非常嚴苛的過關系統。而電商這種B2C(企業對顧客)的形式,往往在報關和質量品牌、認證方面有一定漏洞,導致一些假冒偽劣的產品流入消費者手中,影響了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信心。

  智利駐華使館農業參贊貝安之也表示了對電商渠道在產品認證方面的擔心。他提到,智利方面一方面在和電商積極合作,另一方面也正在試著尋找電商之外的新平臺,以期提高智利農產品在質量和品牌的真實可靠性。貝安之在會議上透露,為了加深中國智利兩國在農產品方面的合作,開發新作物并保證食品安全,智利已經提出了在天津建立智利合作農場的計劃,而在條件成熟時,在智利境內也會建立中國農場。他表示,“這種來之不易的成果更不能被所謂的電商所影響。”

  來自冰島駐華使館的商務專員楊力(Peter Yang)也在發言中對農產品電商持保留態度。楊力說,“跨境貿易最重要的基礎是信任,而電商最大的短板恰恰是信任問題。這不得不讓人對這個平臺產生一定的顧慮。”楊力也指出,這種顧慮也跟冰島農業的特殊性有關——冰島從事農產品的公司多為中小企業。

  “也許大公司的成熟品牌更容易應對電商平臺上的信任問題,而冰島的一家家小公司本來在品牌上也沒有統一的優勢。所以我們更偏向于企業間面對面的交流。”

  為品牌而戰:呼吁建立中國農產品的統一追溯系統

  除了討論目前在中國紅得發紫的電商平臺,各國與會代表提及最多是如何在中國建立全國統一的農產品產地和品牌的追溯系統。

  新西蘭駐華使館的農業參贊羅杰·史密斯指出,中國目前還沒有建立統一的產地、流通的追溯系統,這點也困擾著進口水果的從業者。“以新西蘭的水果公司在中國的實際情況為例,同一家水果公司在中國14個省份都有分公司,從事著差不多的業務。而這14個分公司不得不采用14種不同的追溯系統。這給新西蘭水果在中國建立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而智利農業參贊貝安之也向中國農業從業者提出了誠懇的忠告,“目前,中國對進口水果和其他進口農產品的熱情有一部分是源于中國本土食品不安全。因此,在中國建立一個統一而透明的產品追溯制度是迫在眉睫的。”

  而美國駐華使館的公使銜參贊邵亞倫(Philip A Shull)也同樣呼吁建立一個統一的農產品質量檢測和產地溯源的標準。他表示,這種標準不僅僅要在中國統一,而是應該在世界范圍內統一,畢竟農產品和人們賴以維持生命的食品息息相關,保證食品的安全至關重要。“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不同國家的人在生命權這個層面絕對沒有貴賤之分。”

  雖然這個目標現在看來“任重而道遠”,但是邵亞倫還是對此表示樂觀。他幽默地說道,“以我自己從業幾十年的經驗來看,還沒有發現哪怕一個商人主觀上愿意受到法律和行規管制的。但是,我同樣也沒有發現哪一個商人愿意在混亂無序的環境下做生意。所以,雖然建立統一追溯標準并非易事,我還是堅信這是每一個從業者發自內心的最終訴求。”

  進口產品沖擊國內市場?

  會議中,代表們還著重討論了近來縈繞一些中國人心中的憂慮——農產品的進口額度越來越大是否是一種負面趨勢?對此,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主席艾曼紐(Manuel Estrada)認為,這種擔心是一種陳舊的觀念。

  “我的祖國是西班牙,其實她不能算是個大國。西班牙本地所產的魚類、西瓜、柑橘、橙子等農產品遠遠不能滿足國人的需要。所以西班牙經常大量進口這些產品,在西班牙農貿市場上看到進口水果簡直是一種常識。而這并沒有給西班牙人的生活帶來任何困擾。”他認為,從某種方面來說,西班牙進口食品的必要性甚至促成了批發市場的成熟發展。他向大家介紹了一起參會的西班牙巴塞羅那莫卡巴那批發市場的總經理約瑟夫·托雷多(Josep Tejedo Fernandez),并指出,“西班牙巴塞羅那莫卡巴那批發市場的負責人不僅提供行政管理,也提供相當完善的進出口服務。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美國農業參贊邵亞倫也表示,進口農產品并不意味著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反而能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進口農產品來中國,總要有各種運輸、分揀、分銷的需要。而這每一個環節都能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光運輸的卡車司機的崗位就會增加不少,而這種情況在沒有進口農產品的時代是不會發生的。”

  最后,代表們還提及了供應鏈和冷鏈物流的重要性,尤其在田間地頭建立冷鏈這方面。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主席艾曼紐、美國的邵亞倫參贊和澳大利亞柑橘協會的CEO朱迪斯女士(Judith Damiani)都強調了這一點。邵亞倫指出,“2006年,世界上城市人口的總數首次超過了農村人口,這就說明農產品的物流今后只會越來越重要。而在田間地頭就建立配套的冷藏庫和冷鏈物流會成為行業內新的必要趨勢。”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