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藥的使用不斷擴大,農藥包裝廢棄物也是越來越多,隨處可見,農藥包裝廢棄物給環境帶來了一定的污染,農藥廢棄物管理要重視。
近日,筆者在農村走訪,一些鄉村干部反映,在不少村莊的村頭、田尾、渠埂、塘邊,農藥等廢棄物隨處可見。村民反映,現在種田基本上靠農藥“保駕護航”,就連田埂上的雜草也靠農藥消除。各種各樣的農藥瓶子、包裝袋等用完就扔,也無人回收,長此以往聚集在田間渠邊,給農村土壤、水體造成很大安全隱患。
對此,筆者認為,以上情況至少有兩個問題不容忽視:一是農藥的大量使用對農產品質量和群眾生命健康的威脅;二是農藥垃圾的大量丟棄對農村環境的污染。近年來,“毒大米”、“毒豇豆”、“毒韭菜”等農產品安全事件頻頻曝光,引起人們對農產品生長過程中農藥濫用現象的高度關注,引起對于以前較少被重視的農田土壤污染問題的擔憂。農藥的違規、大量使用帶來的后果就是廢棄物數量的驟增,對這些含有危險化學品殘留的農藥垃圾不進行管控和回收,成了田間地頭的“定時炸彈”,反過來加劇了對農產品和生態環境的污染,一旦量變引起質變,后果不堪設想。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環保、農業等相關部門已經認識到農藥濫用以及農藥廢棄物亂扔的嚴重后果,正逐步采取各種措施加以處置和控制。例如,加大對農民使用農藥技術培訓,加強對農藥生產和銷售環節的管理,加強對農產品農藥殘留量的檢測,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農藥廢棄物回收辦法和管理制度等。但在不少偏遠的農村地區,違規現象依然存在,甚至禁而不絕。因此,對于農藥使用和廢棄物的管理,相關部門必須時刻繃緊農業安全這根弦,絲毫不能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