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黃金周真是掙到‘黃金’了!”國慶長假結束,錫山區羊尖鎮南村村終于“冷清”下來,村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剛結束“大忙季節”——將3萬多盆鮮花在黃金周里如期售罄,此時,許多花農正在計算自家收入。作為錫山區最大的花卉生產村,這幾年每逢重要節假日,這里的“花市”都能讓花農們賺個盆滿缽滿。
南村村由于地處偏僻,10多年前曾是錫山區最落后的“尾巴村”之一,2006年被列入全市首批重點扶持的經濟薄弱村。“我們村莊正是依靠一盆鮮花拔掉了窮根子。”村黨總支書記沈巍鋒臉上笑意蕩漾。他口中所說的“一盆花”,便是眼下頗受市民追捧的仙客來。10年前,由當地外來女婿于永軍引進的這種意義不一般的花卉,已徹底改變了村莊的命運。
2003年,老家在鹽城濱海的于永軍來到南村做了上門女婿,這位從農校畢業的小伙子有個特別的愛好——種花。他多方籌資130萬元,注冊成立花卉園藝場,專業從事仙客來盆花的生產。“只有發展高端農業,才能讓土地生金。”見多識廣的于永軍告訴鄉親們。
于永軍率先設計建造了50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當年就出產仙客來5萬盆,盈利30萬元。2010年,適逢錫山區大力實施“一村一園”工程,于永軍又順勢而為進一步擴大規模,建成溫室大棚面積1.5萬平方米,除主要生產仙客來外,還栽培蝴蝶蘭等其它高檔花卉。翌年,于永軍就實現花卉銷售750萬元,獲利120多萬元。
依靠能人領頭,讓南村村干部看到廣袤田野新希望。4年前,南村村專門組建村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由于永軍為領頭的合作社出面,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經營模式,吸引更多農戶加盟。目前,當地已有70多戶農民也開始種花,種植面積達1300多畝。由于主要采用大棚栽培,這里出產的鮮花已四季不斷。去年,南村村出產仙客來逾50萬盆,占全市的九成以上。許多村民依靠合作社這棵“大樹”,也開始大幅增加收入。
記者行走在南村村寬敞整潔的村道上,放眼望去,只見一座座大棚內仙客來、蝴蝶蘭等鮮花姹紫嫣紅;合作社里,村民們忙著拌土育苗,并不時傳出爽朗的笑聲。沈巍鋒介紹,依托花卉苗木專業合作社的實力,村里家家戶戶已實現水、電、路、閉路電視、寬帶網“五通”,還新建了村文體活動中心、村民公園和老年活動室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兩年前,南村村已躋身市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