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從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傳來消息,今年初,竹山縣申報的圣水茶、堵河娃娃魚2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申報資料,得到省局的高度肯定,順利通過初審。
近年來,竹山縣委縣政府將茶葉種植、娃娃魚養殖作為山區縣解決農民增收的第一抓手,已形成了規模種養基地,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骨干產業。縣質監局多次邀請市質監局局長曾勤赴竹山實地調研 “圣水茶”、“堵河娃娃魚” 種養殖基地,指導地標產品材料申報工作。
“圣水茶”文化歷史悠久,在唐朝時期,就將“圣水”茶作為貢茶,其芳香持久,延年益壽,保健抗癌。“堵河娃娃魚”是野生娃娃魚原產區之中的優良品系,集食用、藥用、美容價值為一體,被譽為“水中人生”、“軟黃金”。竹山縣特有的區域位置、地勢特點、氣候環境是 “圣水茶”、 “堵河娃娃魚”種養殖的優越條件。
目前,省質監局對圣水茶、堵河娃娃魚2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申請材料的形式、內容、所申請保護產品是否具備地理標志產品的特性等三個方面進行了審查,認定申報材料符合要求,順利通過初審。竹山縣質監局局長王和表示,將積極做好“圣水茶”、 “堵河娃娃魚”地標產品復審工作,爭取國家總局的支持,力爭年內獲得審定,為竹山品牌建設增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