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獼猴桃基地比作一個獨立王國的話,那么,西峽縣獼猴桃基地創始人、縣獼猴桃生產辦主任李華玲稱得上是這個國度里的“女皇”了。二十幾年來,她的足跡遍及全縣200多個村組、上千個獼猴桃種植園。
1995年,時任西峽縣丹水鎮副鎮長的李華玲看準了本鎮發展獼猴桃的優勢,在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下,決心引導群眾連片種植。然而,祖祖輩輩以種糧為生的鄉親們抵觸情緒很大。
面對巨大的困難和阻力,李華玲沒有退縮,而是自己貸款1萬元,率先在西灣村租地建起了全縣第一個獼猴桃干部示范園。然后,她又極力說服自己的親戚朋友帶頭栽種,逐戶登門動員,組織村組干部和群眾代表,分期分批赴陜西周至等栽植獼猴桃的地區參觀學習。最后,鄉親們被深深打動了,態度由強烈抵觸反對到慢慢理解支持:“我們干脆別再較勁了,看這閨女這回確實是真心實意的,不然,她這樣用勁干啥?”
在建園之初,為籌措資金幫助群眾栽桿拉絲,打井修渠,她二話沒有,拿出家里的房產證抵押上。當年,全鎮獼猴桃種植面積呈星火燎原之勢,迅速發展到7000多畝。
基地問題解決了,可接下來該如何管理、保質保量種植好這些獼猴桃又成了她的當務之急。從獼猴桃打芽修剪,到推廣“牧—沼—果”循環發展模式;從建一畝園的成本核算,到探索獼猴桃抗旱排澇、四季管理技術等,她事無巨細都親自過問,因為她心里真的放不下:這些好不容易連成片的基地,個個都是父老鄉親對她的一份深情厚誼,她不敢也沒有理由懈怠。
沒有專業學歷,沒有專業職稱,憑著一股對家鄉的摯愛和讓鄉親們早日致富的夢想,憑著一股鍥而不舍的鉆勁,李華玲數十次赴陜西周至、四川等地“取經”,不遠千里拜訪國內著名獼猴桃專家學藝,又把學到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所有的果農。
目前,全縣已建成獼猴桃人工基地10.5萬畝,掛果面積4.6萬畝,產量4.8萬噸,基地規模和產量居全國第二位。
當地人都說,沒有李華玲,就沒有西峽獼猴桃今天的輝煌。
2006年,獼猴桃大量滯銷,產業進入低谷,心急如焚的李華玲在那些日子隨身攜帶降壓、鎮痛等十幾種藥片,四處為此事奔波。長年累月勞累,她落下一身疾病:高血壓、頭痛、頭暈、失眠……但就像一個高速運轉的陀螺,她能停下來、敢停下來嗎?銷售的問題一天不解決她就一天如坐針氈。見這位攜帶藥包來為果農找銷路的大姐,廣州MG計航公司、三元公司、上海三義公司等數家公司的老總被深深感動了,一下子承攬了該縣60%的獼猴桃鮮果收購,解決了數萬果農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