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以絕對高票審議通過,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共七章七十條,與現行法六章四十七條相比,有了較大變化。與新法相配套,環保部出臺的環保主管部門實施按日計罰處罰辦法,實施查封、扣押辦法,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以及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等四個規章,也于近期實施。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被稱“史上最嚴環保法”。
對于水產養殖業、飼料業而言,新《環境保護法》既給養殖場、飼料廠的選址、建設和管理提出明確要求,又給養殖排污、飼料廠廢氣排放等,再上一道“緊箍咒”,水產養殖業掀起一場怎樣的環保革命?
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水庫養魚或出現大規模清理
新《環境保護法》第四條規定:保護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第五條規定:環境保護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行業情況 水庫養魚與水質保護一直是讓環保部門頭痛的問題。由于殘留飼料和排泄糞便,高密度的商業養殖會帶來大量的外源性營養元素,這極易造成水庫的富營養化。水庫具有流動性差的特點,一旦發生水華,治理難度很大。
近年,全國各地都在對水庫網箱養殖進行整頓清除。如湖北十堰于2014年清理了約350只網箱,根據計劃,十堰境內約15萬只網箱將逐步于今年底前清理完畢。隨著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各地政府、環保部門對水庫網箱的清查力度將越來越大,對那些對水源保護、防洪安全、水上交通、庫面秩序造成影響的網箱養殖進行大規模整頓清除。
商機 那是不是以后水庫就不能養魚了呢?近年來,有不少科技文獻記載了生物操控和生態養殖實驗。生物操控是通過食物鏈的原理,通過不同營養級生物相互作用,來達到降低浮游植物數量、防止水華出現的目的。這或將倒逼清除了網箱后的水庫,采用“生物操控”等混養模式,實現生態健康養殖。
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禁養區,或讓高位池養蝦大面積減少
新《環境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國家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
行業情況 在海南,隨著高位池養殖快速發展,由于缺乏規劃指導,加上發展初期審批混亂,大部分養殖項目建設基本上沒有履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沒有配套建設廢水處理設施,使得對地下水、周邊海域和環境造成污染,對海防林和紅樹林破壞嚴重,給海南省海岸生態安全帶來不良影響。
在養蝦業頗為發達的湛江,由于養殖污水排放超過海區自凈能力,而造成海域灘涂富營養化的問題十分嚴重。有關資料統計,目前蝦飼料的實際利用率大概只有15%,大量的蛋白質、氮和磷未經科學處理就被直接排棄到水環境中,引起海水的富營養化,加重了海區污染。除此之外,由于實施陸地淡化養蝦,許多臨近養殖片區的村莊面臨著淺層地下水普遍咸化的窘境。
新法規提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這將給地方政府劃定禁養區提供法律支持。2014年,浙江拆除整查浙江溫室甲魚298.7萬平方米,因大排大放給環境帶來嚴重損傷的高位池對蝦養殖業或難逃被清理整頓的命運。
商機 這也將促使飼料企業重新調整研發的方向,實際利用率低的飼料將逐漸被淘汰,而生態、環保、高效的研發產品將成為趨勢。
同時,部分具有不良影響的抗生素、激素類等產品也將會被嚴查,這可能會給微生態制劑等調水產品帶來更大的商機
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深水網箱和特種水產飼料大有商機
新《環境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編制有關開發利用規劃,建設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應當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開發利用規劃,不得組織實施;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建設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行業情況 據了解,近海網箱養殖附近海域的污染源主要有四類:生活垃圾、過剩的飼料、網箱魚類排泄物、其他污染物,如柴油機油污物、陸上養殖場的排泄物、殘留農藥等。有資料顯示,而在四類污染源中,生活垃圾,占總量5%,過剩餌料為35%,網箱魚類排泄物為50%,其他污物10%。就是說,由網箱養殖所帶來的污染源占總量的85%。近年來,近海網箱養殖這一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正在日益減少,2012年,湛江對所轄港灣非法漁業設施及礙航物進行清理拆除,清理面積約185.5平方公里。新規定的出臺,或將加速近海網箱的拆除。
商機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觸角伸向了深水海域,海水網箱養殖業由近海海域擴大到深水海域。大華農投資深海魚養殖,打造海洋溫氏,與政策走向高度吻合。深海網箱養殖可減輕淺海、港灣、灘涂養殖的壓力,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顯著減少海水養殖自身所造成的污染。像愛地等生產抗風、抗浪、抗流的深海網箱產品的企業也將獲得利好,越來越受到關注和青睞。
行業情況 由于部分水產養殖品種如加州鱸、大菱鲆等配合飼料研發進度較緩慢,不少養殖戶仍然以冰鮮雜魚投喂。這一做法,嚴重破壞和浪費了寶貴的動物性優質蛋白質資源,污染養殖水域環境,也導致養殖產品疾病暴發。《新環境保護法》可能將加速這一落后養殖模式的淘汰,冰鮮養魚或被取締。
商機 特種水產人工配合飼料,如加州鱸料、大菱鲆料、石斑魚料、生魚料等產品的開發符合環保趨勢,將越來越多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