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遂昌縣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生態優勢,大力推進山區特色中藥材產業發展,實現了產業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三仁鄉大覺村,森林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的種植基地里,負責人傅長泳正在帶領著員工對基地內剛挖完三葉青的大棚重新種植。傅長泳介紹,今年他的合作社共種植了三葉青300畝,產值800多萬元。
森林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傅長泳:目前我們合作社正在采取各種種植方法,目前有大棚種植和普通陰棚種植還有和獼猴桃樹下配套種植跟葡萄下面種植等方法,我們合作社種植面積在全省來說是最大的,全國的產商紛紛像我們要貨。
而在石練鎮,菊米的種植面積也維持在6000畝左右。從事多年菊米加工的藍章銘介紹,目前遂昌菊米已形成菊米休閑茶、工藝品系列、床上用品系列、日用保健品等55種產品產業鏈,年銷售額達到了二千多萬元。
浙江石練菊米有限公司董事長藍章銘:2014年呢嚴格上講比2013年增加了三分之一幅度。
遂昌從2012年成為浙江省中藥材產業基地縣之后,除了大力發展結香、菊米等傳統的中藥材之外,還積極引進推廣三葉青、青錢柳、西紅花、鐵皮石斛等一批珍惜名貴藥材的種植。同時,與大專院校開展院地合作,大力發展生態高效種植基地,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合作社,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中藥材產業種植模式。目前全縣形成中藥種植面積5萬多畝,2014年實現產值1.2億元,逐步形成“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精品化銷售的格局。
縣農業局原生態農產品管理中心主任朱金星:我們充分利用山區生態環境優勢,著力推進三葉青、結香、菊米、青錢柳等幾個中藥材產業。據我們了解,這幾個產業種植規模、產量和銷售都是全省第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