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蘋果都比肉貴了,真是吃不起了!”昨日,在體育路上的一家水果店里,剛買了一箱蘋果的李阿姨有些抱怨,“100元錢,才買了20多個蘋果。”自從今年秋后蘋果上市以來,蘋果的價格高得有些離譜。
記者走訪了城區多家水果超市,發現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國產蘋果每斤4到5元,甘肅、陜西產的紅富士每斤9-12元,新疆阿克蘇蘋果每斤12-15元,冰糖富士每斤18元左右,平均一個蘋果就要五六元錢。而進口蘋果的價格就更高了。
“你看,我才買了4個蘋果,20多元,都抵得上一斤豬肉的價格了!”正在市心南路上的阿K果園子買水果的朱女士說。蘋果本是最常見的水果之一,也是相對比較便宜的水果,今冬仿佛一下子升級成了“貴族水果”。水果店的負責人也說:“今年確實比往年要貴一些,普通的品種每斤就要貴2-3元。”
蘋果變得如此嬌貴,網友們也不禁要問:“蘋”什么?對此,一位從事水果批發的批發商告訴記者,如今蕭山市場上的蘋果大多產自山東、甘肅、陜西等地,由于今年夏天北方多地干旱,總體蘋果產量減少了,所以進價就漲了20%左右。
記者從果商們口中得知,蘋果雖然被“抬高”了身價,但這對銷售量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一些市民表示,蘋果含有多種維生素,是最常見、也最受消費者歡迎的一種水果,所以即使價格上揚,還是會經常買來吃。不過他們更關心的是,這輪蘋果的“漲價潮”何時才會退去?
“今年遇上產量小年,出現漲價也屬正常的經濟現象。就好像股票,不會只跌不漲,也不會只漲不跌。照目前的價格看,估計不會再往上漲了。”一位水果店老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