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迪慶州的原始森林遭到了掠奪式的采伐。1998年9月1日起,迪慶州全州停止采伐天然林,把“森老虎”請下山。截至2013年底,迪慶州共完成公益林建設244.76萬畝,其中人工造林完成22.9萬畝。6月13日、14日,2014年云南環保世紀行采訪團分別走訪香格里拉縣與德欽縣,了解當地林業生態建設情況。
天保工程共森林管護5000余萬畝
小中甸鎮天寶山采種基地位于香格里拉縣南部,是一個典型的林業鄉鎮。以前那些光禿禿、黃巴巴的荒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這滿山遍野的樹木,一棵棵郁郁蔥蔥的云杉、冷杉已有10-11米高。為保證樹木與林下作物的健康生長,針對密度較大的林區,林場工作人員進行間伐,使造林密度降低至167株。
在森林迪慶建設中,通過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一系列生態工程的實施,恢復并保護了森林資源。至目前,迪慶州林業用地面積2826.63萬畝,占國土面積的78.95%。全州森林覆蓋率達到73.95%,活立木總蓄積量為2.41億立方米。據統計,迪慶州天保工程一期(2000—2010年)、二期(2010—2020年)共森林管護5409萬畝。
林業轉型期:改善生態 改善民生
“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發展生態化”是迪慶州林業轉型期的發展思路。全州以核桃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林下資源開發、野生動物馴養、森林生態旅游等林產業得到較快發展。目前核桃保存面積80萬畝,年產核桃5.4萬噸,涉林企業近60家,林業總產值達11.7億元。
多項造林綠化項目促產業發展。囯家森林撫育補貼試點項目已完成36.5萬畝,進一步優化了林分結構,森林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涵養水源和防護性能均得到提升,林場職工與林農實現了增收。造林補貼項目11萬畝,全部種植木本油料樹種核桃、油橄欖,有力支持了各造林主體發展林業產業,調動了造林積極性。2012年實施石漠化治理項目以來,全州共完成人工造林2.8萬畝,封山育林21.6萬畝,有效治理了生態脆弱地區的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