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化肥零增長引導行業轉型

   日期:2015-01-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66    評論:0    

  近日,農業部出臺意見提出,至2020年實現農藥、化肥用量零增長,耕地酸化、鹽漬化、污染等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同時,農業部韓長賦部長視察農業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時,也重申了化肥"零增長"和肥料"減施"的核心內容,即實現畜禽糞便、秸稈和地膜的基本回收再利用的"一修復、兩減少、三基本"方針。

  上述一系列的措施,對農資行業來說,意味著持續惡化土壤環境將對未來的施肥模式產生重大影響。許多業內人士預測,肥料產業或將出現"拐點",進而引發長期來施肥理念的顛覆。

  肥料零增長趨勢不可逆轉

  盡管業界存在著對肥料零增長與糧食增產之間矛盾的聲音,但中國擁有地球上7%的耕地,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卻是全球總量35%.摒棄現行的高農藥、高化肥、高殘留、高污染的農業生產,推行環境友好型、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勢在必行。

  未來一段時間,改善耕地環境、加快污染治理將成為各環節著力的目標,化肥用量減少、提高肥料利用率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也將是農資企業發力的方向。

  金正大生態工程股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宏坤說,肥料零增長對于整個化肥行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未來的競爭會愈加激烈,傳統肥料若在產品工藝以及服務模式上不進行改革創新,或將會面臨淘汰。

  面對實現肥料零增長的目標,陳宏坤表示,有兩條有效途徑:

  一是大力研發新型肥料,將傳統肥料進行再加工,在提高產品利用率的同時,加強肥料質量監管,走質量代替數量之路,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二是尋找更好的替代產品,包括有機肥、生物菌肥、腐植酸肥等,將傳統肥料與之混合搭配使用,從而減少化肥的投入量。

  此外,近兩年腐植酸肥料再次被廣泛關注,正成為有利于土壤質量改善、環境友好的肥料之一。

  多途徑促肥企轉型升級

  曾有學者表示,我國現在化肥的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發達國家的兩倍。目前,我國農業面臨的關鍵問題是種植主體過度依賴化學肥料,使得土壤耕地質量受到嚴重威脅。要想實現肥料用量零增長目標,未來必需要擺脫傳統化肥思維定式的束縛,建立以化肥質量交換糧食產量的思想,實行有機+無機的新型施肥模式,不僅為其提供全方位營養供應,還能起到增加土壤有機質、提高耕地質量的雙重作用。

  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理事長、研究員白由路認為,當前化肥的施用存在不合理、不平衡的現象,對環境造成威脅。那么,要實現化肥用量"零增長"需從三個方面出發:

  第一,肥料本身技術要有所創新和突破,用當前肥料的結構是很難實現零增長的;

  第二,施肥技術要改進,采用農機和農藝相結合的方式,肥料施用和技術相配合,合理進行施肥;

  第三,從長遠考慮,植物營養理論要深入研究,平衡好肥料、土壤、作物三者的關系。

  從發達國家看,減少化肥施用量也并未導致糧食的減產。以法國為例,2003-2005年的每畝化肥施用量較1990-1992年減少30.8%,而谷物卻增產5.7%.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瑞士。2003-2005年該地每畝化肥施用量較1990-1992年減少46.7%,谷物也增產4.3%.

  上述兩地成功的關鍵則在于要科學、合理的施肥。此外,因地制宜也是提升施肥效果的有力舉措,要充分了解土壤的各種限制因素后,根據作物的營養規律,注意施肥的安全濃度、合理用量、養分平衡,就能將肥料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達到減量增效的目標。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