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不管財力多緊張農業投入只增不減

   日期:2015-01-0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156    評論:0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大農業政策和資金投入力度。不管財力多緊張,都要確保農業投入只增不減,要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創新農業投融資機制,健全金融支農制度。這不僅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一以貫之的重農思想,也為進一步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指明了方向。
 
  由于農業的特點和市場機制的屬性,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普遍建立了支持保護制度。我國的國情農情決定了政府在促進農業發展上有著更大的責任。這些年,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形勢向好,財政對三農投入大幅增加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新常態下,財政收入增速減緩,“大河沒水小河干”,這必然會影響到對三農直接投入的增幅和增量。
 
  如何在經濟增速換檔背景下繼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如何在“雙重擠壓”下創新農業支持保護政策,提高農業競爭力,是當前三農工作必須面對的重大考驗。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大農業政策和資金投入力度,總的方向是要堅持農業支持保護力度不減,穩定存量、增加總量、完善辦法、逐步調整,用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引導更多資本活水澆灌經濟之樹。
 
  財政投入要整合資金,提高效率。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就需要在加強資金統籌整合,提高使用效率上下功夫。要建立有效機制,把資金管理好、整合好,取消無用無效的、減少重復低效的、堵住跑冒滴漏的,通過效率的提高來對沖增幅的下降。要確保財力集中用于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和關鍵領域,重點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結構調整、可持續發展、產糧大縣和農民增收等,新增補貼要向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新型經營主體、主產區傾斜。要改善資金的配置方式,特別是要突破條塊化資金安排模式,堅決杜絕分小錢、撒“胡椒面”。要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和調控機制,總結目標價格試點經驗,完善補貼方式,降低操作成本,探索防范價格風險、保障農民增收的新路子。
 
  金融支農要暢通“主動脈”,豐富“毛細血管”。農業規模經營越發展,農業現代化水平越提高,對金融的需求就越強烈。要綜合運用財政稅收、貨幣信貸、金融監管等政策,促進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國有銀行、政策性銀行要履行義務,暢通農村金融服務“主動脈”;要積極扶持村鎮銀行等小微金融機構,豐富農村金融服務“毛細血管”。要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主動適應農村實際、農業特點、農民需求,創新農業投融資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金投入農業。要擴大政策性保險覆蓋面,提高保險補貼標準,提升風險保障水平。
 
  還要抓住消化過剩產能的契機,引導社會資本投入三農。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國家注重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其中蘊含著三農實際投入增長的新機遇。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建設,加大中西部及重點區域交通、信息基礎設施等建設力度,必然會帶來農村交通通信條件的改善,而且當前正處在前期過剩產能消化期,這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成本的降低是一個機遇。與此同時,隨著一些行業和領域產能過剩,投資趨于飽和,農業農村投資價值更加凸顯,對社會資本吸引力將明顯增強。要抓住電商等新模式、投資等新業態蓬勃興起的契機,創新方式,暢通渠道,引導工商資本進入三農領域,確保三農總體投入源源不斷地增長。
 
  一元復始萬象新,承前啟后再出發!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農業農村工作繁重艱巨,我們要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精神部署上來,主動適應新常態,整合各方資源,加大農業投入,用真金白銀為農業強筋壯骨,推動三農工作再創佳績!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