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藥包裝廢棄物逐漸成為農村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并引起環保部、農業部、工信部、國家安全部門的高度重視。李克強總理等國家領導人針對農藥包裝廢棄物污染問題作了重要批示。為落實國務院領導指示精神環境保護部生態保護司和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于2014年12月23日在南京組織召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初稿論證會。環境保護部生態司、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工業與信息化部節能司、農業部農藥檢定所、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農業部政策研究中心、江蘇省環境保護廳、江蘇省固廢中心、江蘇省農委植物保護站、浙江省農委植物保護檢疫局、來賓市農業局、中國農藥工業協會、植保(中國)協會等單位的專家、領導及深圳諾普信、拜耳、河北昊陽化工等企業代表約30人參加。本次會議由江蘇省環境保護廳于紅霞副廳長和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單正軍主任主持。
關于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在國際上已經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例如美國、巴西、東南亞等國家都有很好的回收機制。單正軍主任認為我國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為主農民環保意識淡薄農藥廢棄物包裝處置難度非常大。近幾年在北京、浙江、廣西等地方農業部門及農藥企業也嘗試進行農藥廢棄物回收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為國家制定農藥包裝廢棄物處置管理辦法和政策的出臺奠定了基礎但是也存在不足表現為沒有建立長效的機制回收率低一些地方沒有作為危險廢物而與普通垃圾一樣處理。單正軍認為農藥包裝廢棄物的處理涉及包裝環節、回收環節、處置環節三部分如何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既要借鑒國際先進的經驗也要與中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
此次會議上有關代表也介紹了廣西來賓和浙江余杭在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方面的成功經驗。
河北昊陽化工在廣西來賓地區經過三年的努力建立了“政府主導企業實施群眾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初步建立了農藥包裝回收處理“系統化、規范化”的長效機制。目前項目區已建立5個回收管理中心、19個回收站、269個回收點共回收農藥廢包裝袋(瓶)487.5萬個121.9噸;減少廢包裝農藥殘留量698.4公斤凈化蔗田147.5萬畝。2014年已啟動12個縣市地方經銷商進行廢棄物包裝回收工作。杭州余杭關于農藥廢棄物回收處置模式不同于昊陽化工。從2009年余杭區將農藥廢棄物包裝物的回收處置納入到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之中經過幾年的探索與實踐已經形成較成熟的回收處置機制。特色是“以各鎮街為責任主體、相關部門協調監督、經營單位折價回收、農資公司集中存放運輸、專業環保單位集中銷毀。”昊陽化工徐宏副總經理與浙江省農委植物保護檢疫局何春龍副局長一致認為在不斷實踐過程中回收處置的最大難題就是資金問題以及各相關責任主體的配合問題。
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政府部門、農藥生產及經營單位、廢棄物處置機構等各方的協作。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孔源處長說論證會的中心目的就是廣泛聽取農業、環保相關部門領導、專家的意見制定出接地氣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辦法”。
為了更好的推進“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管理辦法”的制定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焦少俊為各位專家、領導及行業代表解讀了本辦法的初稿。根據初稿的內容各位專家、領導從農藥生產、銷售企業、農藥流通環節、包裝材料、基層實際情況等方面做了一一分析。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蔡道基院士應邀出席了本次論證會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議。農業部農技推廣中心邵振潤主任與江蘇省環保廳副廳長于紅霞認為任何法規、政策的出臺一定要接地氣要考慮到基層的因素不能照搬國外的先進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辦法的有效執行。于紅霞說頂層設計很重要要考慮持續性一些相關條款需要梳理。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信息咨詢部齊武主任介紹了日本農藥包裝的設計與材料上的分類建議根據中國的國情要加強農民、種植戶安全科學使用農藥的培訓使其與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結合起來同時發揮社會團體組織的職能多方呼吁提高施藥者的安全意識。植保(中國)協會安全科學用藥委員會主席張曉玫強調使用后的農藥包裝經過三次清洗后在國際上定義為無害廢棄物按照無害廢棄物處理建議在國內也要提倡清洗達到一定標準的按照無害廢棄物處理降低處理成本。也希望回收的不僅是農藥廢棄物包裝也建議把農膜、秧盤等一起回收清潔田園。
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孫艷萍處長、政策研究中心金書秦博士、工業與信息化部節能司艾崇主任、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彭欣然處長等一一根據現有辦法的初稿并結合《農藥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相關法規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有利于政策出臺的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