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福州榕一小區引進環保設備 廚余垃圾分類處理變肥料

   日期:2014-12-29     來源:聚農網    作者:jn720.com    瀏覽:253    評論:0    

  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神器”運行一周來,已吞下300多公斤廚余垃圾,產生10多公斤肥料,并促使不少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不過,如何能讓廚余垃圾處理機持續運行、發揮長效作用,并在其他小區推廣,依然是個待解的難題。

  100公斤廚余垃圾

  可產生3到5公斤有機肥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藍山四季小區,正碰上拎著一袋廚余垃圾出門的潘明虛依伯,記者跟著他來到了位于10號樓的這間神秘小屋。

  在小屋內,記者看到這臺白色的廚余垃圾處理機有近2米高,機身左側貼著的標簽上寫明了可降解的餐廚垃圾種類:水果蔬菜、各種肉類、魚和雞骨、雞蛋殼蟹殼、面條和谷物等。

  工作人員接過潘依伯手中的紅色垃圾袋,將廚余垃圾倒進收集桶內,進行分揀。“有時候會有一些塑料紙啊,牛奶罐啊,這些沒法分解,都得揀出來。”經過仔細“檢閱”,廚余垃圾被倒入廚余垃圾處理機,開始了被轉化為肥料的過程。

  在場的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辦公室主任方垂弘告訴記者:“簡單來說,整個處理過程就像是我們平常在家里蒸饅頭。廚余垃圾進入機器后,通過溫度和菌種的協同作用,并經攪拌,產生化學反應和物理催化,最終變成有機肥。”

  方垂弘表示,這臺機器一次可以“吃”大約300公斤的廚余垃圾,從消化到出料,大約需要一天時間。為了保證機內菌種的活性,每次出料還必須留一些在機內,讓其繼續催化。

  記者了解到,這臺機器的出料率為3%至5%,自20日開始運行一周來,共吞下了315袋居民送來的廚余垃圾,每袋垃圾約重1公斤,共產生了10多公斤有機肥。而這些有機肥已近“走進”居民家中,成了花肥。

  無害化處理

  居民生活不受干擾

  一提到垃圾處理,不少市民肯定會擔心那難聞的氣味。對于廚余垃圾處理機的入駐,藍山四季小區的居民也曾擔心,會由此造成難聞的氣味。這一點,作為設備管理運行方的省環保志愿者協會也進行了充分考慮,他們將機器的排氣管接入下水道,氣味從此排出,避免對小區居民生活的影響,讓無害化從一而終。記者采訪時近距離接觸廚余垃圾處理機,也沒有聞到異味。

  說起這臺機器為何落戶藍山四季,省環保志愿者協會該項目的負責人張錦勝告訴記者:“我們這臺機器,采購自深圳,靠著中央財政支持的近40萬元才最終落地,其中購買機器的費用和運費就花了十幾萬元。放在哪個小區,當初確實讓我們很頭痛。”經過近半年的考察,考慮到藍山四季小區環保志愿者眾多,有著較好的垃圾分類基礎,而且該小區物業、電工十分支持,并愿意無償提供約30平方米的房間。“最終,機器在此安家落戶。”

  “現在看來,把廚余垃圾處理機安置在這,是正確的選擇。”福建省環保志愿者協會一負責人表示,機器運行沒幾天,居民進行垃圾分類的熱情很高,“因為經費緊張,我們只在小區一期設置了8個廚余垃圾桶,二、三期目前還無法全面鋪開,這還讓不少居民頗有意見:‘扔一點垃圾要跑那么遠!’”而這也達到了省環保志愿者協會設置這臺廚余垃圾處理機的初衷之一——促進居民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持續運行與推廣成難題

  首臺廚余垃圾處理機的運行成效雖然不錯,但其持續運行與推廣仍然是個難題。

  方垂弘告訴記者,這次依靠財政支持才引進了這臺機器,隨著越來越多居民加入到垃圾分類中,后續還需要電費、維修成本、增設廚余垃圾桶等持續、大量的投入,這也成為機器持續運行的障礙。同樣的原因也讓這一項目在其他社區的推廣成為難題。

  一位環保業內人士指出,垃圾分類處理目前還只停留在宣傳的層面,福州至今還沒有專門的廚余垃圾處理廠,而此番在藍山四季試點降解設備,可以說邁出了廚余垃圾處理的關鍵一步,但后期能否堅持,還需要各部門的共同支持。“比如后期機器的維護成本、機器運行電費,加上居民積極性的調動,良好氛圍的持續,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情況,省環保志愿者協會的工作人員也希望發動更多的愛心企業家和市民參與其中,加大宣傳和支持力度,讓更多居民能夠享受到廚余垃圾變身有機肥料帶來的好處,并養成垃圾分類這一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

 
打賞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