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傳統農業模式來說,年復一年的“春種秋收”為農民收入畫了一個奇怪的圈:一方面,秋冬農閑時,大量的土地、人力閑置;另一方面,靠地吃飯的農民缺少更多有效提高收入的途徑。自隆化縣湯頭溝鎮建設“集約化”大棚種植園區后,土地資源閑置與制約農民收入的怪圈正在被打破。如今,冬閑田不再閑。消滅冬閑田,促農民增收,“集約化”大棚的實踐對于我市加快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借鑒。初冬的暖陽下,在隆化縣湯頭溝鎮承圍公路沿線,占地幾百畝農田的組群大棚里,一片片嫩綠的草莓苗長勢喜人。
“往年冬天這些地都閑著,今年鎮里組建的農業園區在這里搭建大棚,種的草莓長勢良好,成活率很高,一定能賣個好價錢。”2014年11月18日,隆化縣湯頭溝農業園區里的張先生看著大棚里長勢喜人的草莓樂呵呵地說。
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帶動農民在冬閑田種植草莓,今年,湯頭溝鎮與遼寧農業大學建立合作關系,請朝陽市農牧局專家來指導,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村民擴大大棚面積,積極推廣優質草莓等品種,加大農技服務力度,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科學施肥,防治病蟲害,嚴把技術關。
該鎮還認真搞好人員技術培訓、大力推廣機械化,使農業園區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大大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
在湯頭溝搞開發的隆化縣佳育澤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位于湯頭溝鎮大沈屯村,由南京富方園種業有限公司牽頭注資建立,依托河北農業大學技術支撐,占地50畝,建成集蔬菜育苗、新品種展示、新型農民培訓等于一體的集約化育苗工廠,一期工程目前已經投入資金300萬元,建成標準蔬菜育苗暖棚4棟,約4800平方米,高標準新品種展示棚4個,約6400平方米,辦公區300平方米,倉庫及管護房400平方米,田間路1000米,新打機井1眼,鋪設供水主管道150米,圍欄和院墻800延長米,投建50kw變壓器1臺,架設高壓線240米、低壓線200米,購置農業專用機械3套。還有1棟暖棚正在建設中,約1200平方米的大棚建設,將于2015年5月份完工。目前,該園區正在設計安裝暖棚育苗設備。二期工程將在明年春天實施,在暖棚之間的空地和園區內的可用空地建成實用性冷棚20個,整個園區將實現保護地普遍種植。
湯頭溝鎮黨委書記郝仲達告訴記者說:“佳育澤豐農業園區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當地蔬菜產業鏈條,解決當地和周邊菜農購苗難問題,提高蔬菜產業科技含量,降低產業成本和風險,提高蔬菜產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