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這個魚塘里已經抓了5萬多公斤魚,塘里估計還有1.5萬公斤。”12月8日,模環鄉道士莊村的呂水成指著自己今年剛承包的110畝魚塘笑著說道。
原本老呂在附近山上辦了一個養豬場,順帶幫忙看管山下養珍珠的水塘??墒墙衲瓿邪渲樘恋睦习宄焚Y了,老呂看著水塘荒廢了怪可惜,就動起了養魚的念頭,“有些地方的水質還沒我們這里好,張雙其卻能把魚養得這么好,我們這兒養魚一定也不差。”
對于養魚一竅不通的呂水成,首先就想到張雙其那里取經。有了樣板可以參照,又有專業的技術員時時上門輔導,老呂的養魚之路平坦了許多,“我只要聽技術員,什么時候打疫苗、什么季節要防病,都不用我操心。”
“村里人看我一天30多包飼料投下去,都說我是傻子,膽子真大。”呂水成說,現在前期已投入50多萬元,這一年邊學習邊成長,終于迎來了大豐收。雖然今年市場行情并不好,但是預計總收入可達70萬元。
模環鄉白馬村的王伊銀也是潔水養魚受益者之一。也是“養豬出身”的王伊銀,去年承包了100畝的魚塘,如今每畝魚塘產魚高達2500多公斤。難怪王伊銀會驕傲地說:“養魚確實比養豬好,干凈污染小,周期短收益快,效益也不錯。”
據了解,全縣6.2萬畝可養殖水域,已經有1.5萬畝使用了龍和模式,這種既潔水又節水的養殖模式遍地開花,為農民朋友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