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的養蜂大國,蜂群數量、蜂蜜產量、從業人員、蜂蜜及王漿出口4項指標均居世界前列。全國現有蜂農30多萬人,飼養蜂群800多萬群,占全世界蜂群的12.5%。目前,中國蜂蜜年產量40多萬噸,占世界蜂蜜總產量四分之一以上。中國蜂蜜每年出口都在10萬噸,為世界首位,而中國蜂王漿出口則占到世界蜂王漿貿易總量的90%,居全球第一。
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既扎眼也殘酷,中國作為產量大國卻是蜂產品產值的創效小國。中國蜂王漿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明虎和蜂農蜂產品打了40多年交道,他說,目前,中國蜂產品主要出口地是歐洲和日本,少量出口到東南亞及中東地區。以蜂王漿為例,蜂農出手價每公斤100元~110元,出口歐洲價為每公斤30多歐元,當地蜂產品商將中國蜂王漿重新包裝加工后以每公斤400多歐元售出,兩者間的價格差顯而易見。
中國蜂產品協會發布了《中國蜂蜜產業現狀與發展》白皮書指出,理順市場勢在必行,蜜蜂和養蜂人的付出是衡量蜂蜜價值的基礎依據。目前,我國蜂產品安全和質量控制都已步入規范階段,成熟的市場競爭應該是質量和品牌的競爭,而不是惡性的低價爭斗。低價競爭的結果背離產品的價值,質量難保證、企業難贏利、行業難發展,對企業和行業發展不利,對消費者更為不利。中國蜂產業求新、求變的目標已經明確,但實際困境短時期難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