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仁市碧江區按照“三化同步、一業振興”的要求,提出并制定了“四區一中心”和“三個萬元工程”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積極探索“政府推動、產業扶持、龍頭帶動、農戶參與、中介服務”蔬菜產業發展之路,大力實施和平生態農業循環示范園區、壩黃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植蔬菜的積極性,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全區在全市率先實現全面小康開辟了一條新路。
一是依托園區為蔬菜基地搭建土地流轉平臺。近幾年,隨著城市的快速擴張,城區原有老蔬菜基地幾乎全部被征用,當地蔬菜供應不足,外調蔬菜損耗大、菜價高,為解決市民“吃菜難”、“吃菜貴”等問題,從2012年開始,碧江區先行先試,分別在和平、壩黃等地規劃建設全區生態農業循環示范園區和全區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同時推行農村“三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房屋產權及林權)確權,為園區蔬菜生產建設用地搭建土地流轉平臺,先后成立了全區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和金融辦,并制定出臺了《碧江區產權交易指導意見》、《碧江區產權抵押登記辦法》、《碧江區“三權”抵押貸款實施細則》,匹配1000萬元押貸款擔保風險基金,解除農戶貸款的后顧之憂。目前,全區已初步建立起歸屬清晰、權責明確、利益共享、流通順暢的農村產權制度和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農村集體資產運營機制,為全區農村土地流轉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和交易程序的規范化運作。
二是利用園區項目撬動蔬菜產業發展。為保障銅仁城區蔬菜供應,該區及時調整蔬菜發展思路,堅持以農業園區為重點,整合扶貧、財政、發改(物價)、水務、農業、國土、科技等各方資源,齊心協力建設高標準蔬菜基地1.2萬畝,并確保建一塊、成一塊。自2013年來,該區在和平生態農業循環示范園區建成了7000多畝的高標準蔬菜生產基地,在壩黃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成了5000余畝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據統計,兩個農業示范園區共入園企業17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家、省級重點企業2家),入駐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4家、種養殖大戶11戶、家庭農場1家,帶動周邊上萬村民發展蔬菜3萬余畝。
三是外引內聯提高蔬菜生產科技含量。該區與西南大學、銅仁職院等高校簽訂區校合作協議,把園區為職院教學、實訓和科研基地,成立園區蔬菜研究中心,并聘請省農委總經濟師向青云、西南大學教授羅慶熙等11位專家擔任技術顧問,實行校企聯手開展蔬菜種植、生態養殖、廢棄物處理等專項研究,幫助企業和農戶培訓技術骨干。成立專家組常駐園區,為菜農及時提供“面對面”技術指導,幫助菜農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并在園區建成了3間農殘檢測室、15個農業病蟲害監測點和1個氣象觀測站。
目前,園區錦江綠色蔬菜公司和平蔬菜生產基地、黔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陳家寨蔬菜基地已分別獲得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認證面積達2000余畝,其中錦江綠色蔬菜公司生產的辣椒、茄子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并注冊了“梵州綠”牌蔬菜商標。貴州華力農化公司生產的銅仁紅薯粉絲被認定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葛根精粉被認定為貴州省名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