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由于今年蘋果的收購價格普遍偏高,很多水果批發(fā)商的蘋果經營利潤非常小,有的甚至賠錢賣。接受采訪的果商楊先生說,以顧客比較喜愛的紅富士為例,去年從果農那里以4.8元~5元/公斤收購回來,售價在6.8元~7元/公斤,個頭大、質量好的可以賣到7.6元~8元/公斤,而今年質量好的富士卻以9元~9.2元/公斤收購,售價也只在10元左右。同樣,果商張女士也表示,今年她收購的普通富士蘋果價格在7元~7.6元/公斤,基本都是不掙錢賣;而去年則以2.8元~5.2元/公斤收購,最好時可賣到8元多。收購價格的大幅上漲,使得蘋果銷售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一半以上,多數果商在半個多月的時間內只賣出了30~40箱,僅相當于去年同期幾天的銷量。
除了小型果販,一些大型蘋果經銷商的出貨量也大幅銳減。據一位長年在北京新發(fā)地市場批發(fā)水果的張姓果商介紹,去年在市場每天至少能批發(fā)出兩個貨柜的蘋果,今年只能賣出一個貨柜。國內蘋果出貨量銳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收購價格太高,而全國蘋果實際產量并沒有出現大幅度減產。據相關部門統計,今年全國蘋果主產區(qū)雖減產,但總產量仍達到3915萬噸,同比僅減少1.34%,蘋果的平均價格卻同比上升35%。價格過高對果商銷售和消費者購買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另外,團購量減少以及南方水果的上市沖擊,也是蘋果出貨量大幅減少的兩個重要因素。據雙興市場的果商杜女士說,今年的橘子賣4元/公斤,橙子收購8元/公斤,總體還是大大低于蘋果售價,相比于蘋果也比較好賣。
國內市場出貨量少,國際市場也不太景氣。據東北最大鮮果出口商大連輝煌世紀農業(yè)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近幾個月的出口量減少20%,除了收購成本高外,也與部分國際市場因為貨幣貶值因素有關,特別是一直讓果商期待的俄羅斯市場,因為受到歐美制裁因素影響,購買力下降,盧布近期又大幅貶值,從中國進口水果數量十分有限。據了解,靠近俄羅斯的滿洲里市場積壓了不少蘋果,面臨很大風險壓力。
“今年紅富士蘋果不論在采摘季前還是如今的正當季,價格持續(xù)走高,但一直面臨有價無市的尷尬局面。”果商陳先生有些無奈。
對于未來市場,大連果品出口協會會長劉世作并不樂觀。去年,一些果農因為大量囤積蘋果而在后期獲得不錯的收益,今年更多的果農將蘋果儲存起來,希望后期賣個更高的價錢。據介紹,國內最大蘋果出產區(qū)山東今年50%以上蘋果由果農自存,而目前進入市場的山東蘋果不到總產量的20%,后期出貨量會很大,勢必對整個市場造成沖擊。另據了解,今年東西部蘋果庫存量都不小,部分產區(qū)還存在次果率偏高的問題,存果果農、果商應審時度勢,加快銷售速度,以免造成更多損失。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瓦房店市許屯鎮(zhèn)碾盤溝村等部分蘋果主產村屯尚有近百萬公斤蘋果沒有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