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8歲的趙文海,初中畢業后便參軍入伍。復員后他常年在外打工,一心想著學習一些專業技術回鄉創業,改變家庭的生活條件。2012年,他在北京打工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去參觀了一家孔雀養殖廠,見到很多美麗的孔雀,蛋欄里密密麻麻堆放的孔雀蛋惹人喜愛。當得知孔雀不僅能滿足人們的觀賞需求,還有食用、藥用價值后,趙文海決定回鄉創業,走孔雀養殖這條致富路。
2013年初,在做足市場調查后,趙文海湊了40多萬元,從濰坊市購進200只藍孔雀。一到家,他便聘請養殖專家上門講解孔雀的養殖和防疫知識。在他的精心飼養下,第一批孔雀順利產蛋、孵化,當年盈利25萬元。掘到“第一桶金”的趙文海,隨后不斷擴大養殖規模,目前孔雀存欄量已達300多只。看到特色養殖的巨大市場前景后,趙文海又有了新的發展規劃,下一步組織鄉親們成立專業養殖合作社,投資80萬元擴建養殖基地,引進紅白腹錦雞、鴛鴦等特色品種,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
靠特色養殖致富的農民,在莒鎮鄉還有很多。近年來,該鄉充分發揮傳統農業鄉鎮的優勢,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拿出專項資金用于特色養殖鄉鎮建設,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組織+養殖小區+養殖戶”的發展模式,為養殖戶出臺了優先提供場地、水電等優惠政策,調動了農民發展畜牧業的積極性。同時從強化科技培訓入手,全方位開展科技指導服務,邀請上級畜牧部門采取巡回演講、現場指導、送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培養出一大批養殖技術人才。目前,全鄉已建成專業養殖合作社40余個,建成肉鴿養殖小區26處,存欄14萬對;有肉兔養殖戶127戶,肉兔存欄量達7000只;建成生豬養殖示范基地12處,擁有養豬專業戶468戶,生豬存欄量達1.3萬頭。
在政策扶持下,該鄉形成基地連農戶、農戶增效益的畜牧產業化經營格局,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養殖戶年人均增收2.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