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是主側蔓都能結果的瓜類蔬菜,待主蔓坐穩6―7個瓜后,留5―6片葉打頂,同時摘除其余子蔓孫。莖蔓生長量較大,一般從第1葉節就開始抽生側蔓,而且每節均可抽生側蔓,抽蔓后應及時設立支架,并根據不同的搭架方式選擇整蔓方法。春種提早上市的為了提高前期產量可采用籬笆式(或人字架式)密植栽培方式。春未、夏播的是為了追求總產量,其采收期長,栽培上可采用平架式(葡萄架式)或大拱棚式的稀植種植模式,依各地習慣,搭支架的方式有所不同,常用的有人字架、改良人字架、平棚架、單行籬笆架、雙行籬笆架等,現幾種常用的介紹如下:
1 人字架
畦寬包溝150 cm,于畦兩邊定植,株距45~50cm,每667 m 種植1800~2000株。植株抽蔓后在定植行用200~300cm長、基部直徑大拇指粗的竹竿斜插入土2O~25cm,在竹竿離畦面100~120cm處交叉,然后在交叉處縱向加1根竹竿,并用塑料繩綁緊。當主蔓長至30 cm左右時,順著竹竿綁蔓,以后每隔4~5節綁1次蔓,主蔓100 cm以下選留生長健壯的兩條側蔓,分別向主蔓兩邊方向生長,以后只是根據植株生長狀況綁蔓上架,不再整蔓。人字架主要特點是牢固,抗風能強,操作方便。不足之處是后期頂部枝蔓密布容易形成郁蔽,通風不良。
2.改良人字架
即在人字架上再擱置架材,將各畦人字架連成一片,為了操作方便可將人字架交叉點提高到140-150厘米處。這種搭架方式同時具有人字架和棚架的特點,莖蔓上架后水平分布,擴大了莖蔓生長空間,避免了一般人字架通風透光不良的缺點。
3、水平棚架
畦寬包溝150 cm,于畦中央單行定植,株距60~ 80 cm,每667 m 種植500~700株。植株抽蔓后在定植行用200 cm長、基部直徑大拇指粗的竹竿垂直插入土2O~25cm,在竹竿離畦面150~160cm處縱向加1根竹竿,然后用竹竿與其他各畦連接起來成為棚架,并用塑料繩綁緊。當主蔓長至30cm左右時,順著竹竿綁蔓,以后每隔4~5節綁1次蔓,同時摘除棚架以下所有側蔓,直到主蔓上架后不再摘除側蔓,但為了莖蔓在棚架上均勻分布,有必要將各側蔓按不同方向整理。水平棚架利于通風透光,同時摘蔓工作量大為減少,不足之處是抗風能力較差,風較大的季節或地區要注意加固,以免傾棚。
4、單行籬笆架
由單行插直排竹架演變而來,畦寬包溝100cm,于畦中央單行定植,株距5O~55cm,每667m 種植1200~ 1300株。植株抽蔓后在定植行用200~300cm長、基部直徑大拇指粗的竹竿斜插入土2O~25 cm,呈“井”字形籬笆架。當主蔓長至100 cm左右時,除主蔓外另選基部生長健壯的兩條側蔓,分別向籬笆架上不同方向生長,以后只是根據植株生長狀況綁蔓上架,不再整蔓。單行籬笆架與單行插直排架比較更加牢固,更便于莖蔓順架生長。不足之處是枝蔓密布容易形成郁蔽,通風不良,不利于結瓜。
5.雙行籬笆架畦寬包溝120cm,于畦中央單行定植,株距45~55cm,每667m 種植1100~1300株。植株抽蔓后在畦兩邊分別用200—300 cm長,基部直徑大拇指粗的竹竿斜插入土20~25 cm,呈“井”字形籬笆架。當主蔓長至lOOcm左右時去除主蔓頂芽(俗稱打頂),留主蔓基部生長健壯的四條側蔓,分別向兩邊籬笆架上生長,以后只是根據植株生長狀況綁蔓上架,不再整蔓。雙行籬笆架較單行籬笆架增加了通風透光能力,更有利于提高產量。
6、大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