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網 水果網 大田網 花木網 茶葉網 藥材網 菌菇網 畜牧網 家禽網 水產網 特養網 種子網 肥料網 農藥網 飼料網 獸藥網 農機網 溫室網 食品網 工藝網
樓主 | 收藏 | 舉報 2016-11-14 11:04   瀏覽:2079   回復:0

草莓種植土壤鹽漬化以及防治

— 本帖被 溫澤澤 從 植保技術 移動到本區(2016-07-28) —
 
 

草莓對外界環境較敏感,尤其是土壤鹽分,因此合適的溫濕度、健康適宜的土壤環境是生產優質草莓的基本條件,今天老王給大家講一下草莓土壤鹽漬化及防治方法。

 

草莓對外界環境較敏感,尤其是土壤鹽分,因此合適的溫濕度、健康適宜的土壤環境是生產優質草莓的基本條件。然而,由于肥料過量投入造成土壤中各類養分的大量富集。當土壤EC值(代表鹽分的指標)超過0.5時,表明土壤鹽分已經開始超標,草莓吸收水分和養分開始受阻,進而造成草莓緩苗慢、易死苗、植株矮小、發育遲緩,嚴重時枯萎死亡,產量與品質下降。

一、土壤鹽漬化的表現

可溶鹽為植物的正常生長提供必需的礦質元素,然而當可溶鹽過量卻是對植物有害的,植物生長大體會隨鹽分增高而減緩。通常含鹽土壤中,鹽的成分(離子)包括鈣、鈉、鎂、氯化物、硫酸鹽、重碳酸鹽等。不同地區離子的比例和量有很大差異。總的鹽濃度,學術上用土壤溶液滲透壓或飽和浸提液電導率來表達,它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生長。草莓尤其對氯化鈉敏感。一般而言,除了抑制生長外,當氯或鈉在葉片中累積到有害的水平時還會出現葉焦病(圖1),而葉片損傷將進一步阻礙生長降低產量。

 

 

 

圖 1  土壤高鹽分(左)、中高鹽分(中)引起的葉片焦枯,右側為正常葉片
    用含鹽水灌溉常導致土壤中鹽分積累。因為所有的灌溉水都包含一定的鹽分,即使用鹽濃度很低的水灌溉,鹽分也會逐漸在土壤中累積,尤其是滲透性較差的土壤。高地下水位常會造成土壤鹽漬化,因為當水從地下水位較高的土壤中蒸發后,未溶解的鹽會留在土壤中。

 

氯和鈉離子的傷害可能成為減產的主要因素,也可能成為葉片嚴重損傷的次要因素。氯離子達到有害濃度時會導致明顯的葉焦癥(圖2—圖3),但是草莓生長卻幾乎完全由鹽溶液的滲透壓決定,所以不管氯化物灼傷存在與否,生長和產量都會受到幾乎相同的影響。

 

            圖 2  草莓新葉鹽漬化焦枯癥狀                    
圖3  草莓新葉鹽漬化焦枯癥狀  
    鹽分積累常會抑制長勢,阻礙生長且引起超乎正常的植株死亡率(圖4)。葉邊緣輕度到重度的燒傷是常見的。相比陰冷天氣,在干熱天氣中葉片燒傷通常會更嚴重。幼苗很難發根且缺少須根(圖5)。受鹽害的根會增粗。匍匐莖苗常無法在土壤表面生根。有較深根系、長勢壯的老齡植株對高鹽分的耐受能力更強。

 

 

圖 4  土壤高鹽分受害老株葉片失綠焦枯
    二、鹽漬化的防治

 

通過增施肥料和噴施農藥來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已經威脅到草莓品質安全與農田環境,這樣的生產管理方式與綠色生態的理念格格不入。在獲得草莓高產優質的同時,注重保護和維持土壤健康,是保障設施草莓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休閑期生物除鹽—揭膜淋伏雨—石灰氮土壤消毒”集成技術,利用設施草莓常規的休閑期(6-9月),在棚內種植一茬玉米;此時的休閑期正好與黃淮海合地區的雨季同期,打開上下風口,利用伏雨對土壤鹽分進行淋洗;玉米生長結束后粉碎翻壓與石灰氮土壤消毒技術同時進行。

 

 

圖 5  土壤高鹽分根系發奮困難
    操作步驟:上茬草莓拉秧后,整地,撒播玉米(播種量25Kg/畝),不施肥,僅澆清水,打開上下風口伏雨淋洗。待玉米長至1.5米或40天左右,用四輪旋耕機將玉米秧苗粉碎。同時,施入下茬所需基肥(糞肥),用小型拖拉機從入水口處開始從東至西連續“S”形開溝,共開7條溝。將粉碎的玉米秧苗、糞肥和石灰氮(30Kg)旋入溝中,溝灌60方水澆透。覆地膜,蓋棚膜,雙膜覆蓋,高溫悶棚30天。悶棚結束后,做畦,覆地膜,開始下茬種植。
圖6-圖7  土壤高鹽分引起的花序干枯

 

休閑期種植玉米后,土壤鹽分可降低52%-75.2%,結合揭膜淋伏雨,土壤中的硝態氮降低80%,脫鹽效果明顯。畝玉米翻壓量可達1484千克甚至更高,相當于投入128千克尿素、81千克過磷酸鈣和169千克硫酸鉀。若每年都將數量可觀的新鮮玉米秧苗粉碎翻壓還田,可提升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機質。石灰氮消毒可大幅度降低土壤中細菌和放線菌的數量,分別平均降低59.4%和84.4%,減少設施草莓土壤土傳病害的發生。

該技術取材方便,成本低,操作簡單,農戶容易接受,可充分利用設施草莓棚中多余的養分,達到降低土壤鹽分、增加土壤有機質、殺滅土壤中致病菌的目的,為下茬草莓生產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土壤環境。

打賞
網站首頁  |  關于聚農網  |  會員服務  |  網站建設  |  廣告服務  |  排名推廣  |  合作伙伴  |  友情鏈接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